写字很辛苦,这篇影评也换不了任何报酬,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还请多多回应,谢谢。
男版红楼梦之得与失
台北《红楼梦》给人的印象是散而杂,吴星翔的“反情节”,也许是与他对古典文学的理解相关。或者说,也是导演的野心,在这样一部当代男色春宫画中,贯通其对旧小说叙事精神的理解。按张爱玲的说法,许多事只是暗写、白描,又都轻描淡写不落痕迹。观众即便看不懂情节的内在逻辑,却依然可以感觉到人物命运轨迹的运动感,以及人物被命运压抑着的不由自主的痛苦与无奈。
导演的叙事能力还是过关的,但因为卖肉(虽然酒池肉林是故事设定的必须)的缘故场面剪辑过于混乱,众多人物挤在一场场光线昏暗又没穿衣服的戏里,不仅脸盲还让人感觉毫无逻辑。这实际上相对导演的意图严重跑偏,本片毕竟是改编自红楼梦,草蛇灰线之类的情节设置功夫是完全到位的。
刷三观不正的是热爱腐剧的八鸡们么?左转大把为你们量身定做的资源。
本片让人不舒服的是它真实地展现了一部分gay的生活,并且直面了大量让人“不舒服”的“现实”。嗑药群p艾滋就不说了
台湾朋友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阴柔的、细腻的,无论是他们说话的腔调还是做事的方式,都特别的小心翼翼、柔媚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谁。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岛屿里,由于空间的限制,大概也承受不了太耿直太暴烈的个性。
近年来台湾的同性平权运动搞得如火如荼,频频引人侧目。台湾的同志文化也随之扑面而来,无论是同性书籍还是同性电影都走在华语世界的前列,精品层出不穷,如开山始祖白先勇的《孽子》,就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将这种中式的阴柔颓废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场游戏一场梦,几多欢悲几多愁。
这里是台北,大家都是?——是的,问号。没有1,没有0。
台北没有雪,可是,Stone被烧的那天,台北的天空飘起了雪花。
林夕的词写得很明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颜值、身材、丁丁,在Gay的世界里,这是永远的诱惑。
其实无论恋同性,还是恋异性,对对方外形的渴求,都是人性!
动物世界如此,人性亦如此。没有什么好苛责的。
所有名目的Party最后都成了性趴。
性、嗑药。
迷幻的、肉欲的、膨胀的、空洞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需要多少次的接吻
一部2018年的老片,最近又闯入我的视线里。豆瓣4.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在这部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看懂它的人觉得饶有兴味,而没看懂的只觉得它拿名著当噱头。但古往今来,我们也不妨边品名著,还看今朝。
有人说,改编经典最好的方法,就是离经典越远越好。向来题材越敏感的电影,评价越容易两极分化。你说《红楼》毁原著也好,蹭热度也罢,从片名开始,它就既有创意也颇具争议,因为它既要有与原著对应的人物情节以及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又要品出新的味道,剑走偏锋,等于把一部名著“变了性”
陈彦名新作,悲凉之雾,便被华林:《男版红楼梦》之得与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021baike.com/81/id-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