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付出。
艾莉森痛失幼子,两年后,她还没有走出来。丈夫口口声声说她是他的全部,却厌恶她的悲伤麻木,甚至强迫她。婆婆在她刚失去幼子的时候给她洗头喂她吃饭,却在两年后把这当成要挟她的理由,甚而把让她无比自责的没有意识到孩子危险没到医院这件事拿出来伤她,致使她再次自残,走到深海欲求解脱。当她离婚后面对丈夫的深情挽留质问丈夫为什么在她离开的三分钟里没有看好孩子,丈夫说自己在冲浪,而且像婆婆一样又一次翻开她最痛的伤疤。这都是口口声声说爱她的人。当她纠结是否在外婆的放弃抢救书上签字时,丈夫说“你不想签就别签了”然后继续自己的事情。貌似的尊重,其实只是局外人的感觉。所以当她遇到诺亚的时候,感觉到什么才是尊重和理解。
而诺亚,由艾莉森的忧伤爱上她,不由自主想给她温暖,尽管在他的回忆里是她主动吸引他的。虽然他对艾都不承认他对妻子的不爱,但剧情的细节无疑透漏出这一点,比如他告诉艾他当初喜欢妻子的艺术气质,但他也没有忘了当他和她毕业的时候
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别人推荐剧来看的,难得有一部从头至尾都是自己在追的剧,从看第一集到现在也有几个月了。。。很多细节也记不太清楚了,来总结一下吧~~
嗯,双视角很赞,也是第一集就吸引到我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自己很爱买衣服啦,e1part2 alison的视角开始就发现跟男主的部分不一致。最早以为是部伦理剧,所以觉得目的只是要强调在双方的视角中,都是对方稍微主动一些,这种主动不仅是行为上,语言上的,更是在情感上让自己无法不陷入的一种力量。。。(举个栗子,alison外婆病逝的时候男主的回忆中自己是发现了外婆快要不行了,于是让女主去陪她;但女主的回忆中自己无法下定决心签不救治的单子,而noah让她下定来决心)也就是说,双方的行为都实际上让对方形成了对自己的情感依附。。。
所以ps一下,我觉得男女主之间其实是真的有感情的。。。
但是后来剧情展开,detective出现了,像是在解释为什么会有双视角。因为一个部分是noah的回忆,另一个部分是alison的回忆。。于是这就形成来一个问题
很多评论说The Affair是黑马,爆冷拿了金球最佳电视剧和女主角。这剧几乎是我去年的最爱,搜狐腾讯有删减版,看着费劲,有时会下生肉硬啃。虽然国外的评价似乎很好,但周围谈论的不多,豆瓣打分也不高。估计跟男女主颜值有关——女主Ruth Wilson领奖居然翻不出一张美照。跟题材不讨好也有关,但是《昼颜》也很红嘛?还有认为出轨这点破事要分别用男女主的视角讲述两遍,无法接受。两方视角和Gone Girl的叙事方式接近,当然后者作为电影,情节要紧凑得多。铺垫过长有时也拖沓的让人抓狂,但到最后两集矛盾集中爆发,反而更能切实感受到前面暗涌积蓄的能量。
故事以一场谋杀案的警方质询开始,男主Noah是纽约公立学校语文老师,写过一本不畅销小说,与白富美妻子生养四个孩子,除了要时不时受点岳父母经济援助外,生活还算幸福和谐。女主Alison来自长岛边上的小镇Montauk,与青梅竹马恋爱结婚,四年前孩子溺毙,辞去护士一职做餐厅服务员。男主一家回Montauk的岳父母家度假时,两人相遇,然后就是天雷勾动地火的cheesy开场。很有趣的一点
许知远老师问姜文导演大家对他作品的反馈,他有什么看法。姜文导演说:“任何一个作品面临欣赏者的时候,都是他们在表达自己。人生,是建立在误读之上的。”
上周看到三联的一篇关于一部《婚外情事》的美剧推文,因为角度很特别,所以马上下载来看。除了美剧惯用的吊人胃口悬疑谋杀的伎俩,故事本身是关于两个已婚男女主出轨,并且通过双方两种视角来描述整个过程;有趣的是我们都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感知来描绘遇到的人和事,别人好像并不是这样想,换一种说法,出轨的人都觉得是对方先勾引自己
婚外情事 第一季:基于道德判断而打低分是可悲的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021baike.com/81/id-12514.html